美国特朗普政府4月2日悍然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实施所谓的“对等关税”,引发国际社会强烈反应,也引发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金融市场大幅震荡。
众多国内外机构表示,在外部冲击下,中国经济韧性凸显,资产价格仍保持稳健。
关税政策收获恶果
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实施“对等关税”后,各路资金纷纷出逃美国资本市场,美国股、债、汇三杀,年初以来的持续调整加速。
中银证券(601696)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表示,4月以来,特朗普政府“对等关税”政策扰动全球局势。在激进的关税政策下,美国经济和金融市场首当其冲受到影响。上周,通常被视为避险资产的美国国债遭到大幅抛售,美国国债价格连续5天下跌,10年期美债收益率累计上涨近50个基点至4.48%,创下2002年以来最大单周涨幅。其间,美元指数也出现大幅跳水,当周累计跌幅超3%,上周五跌破100关口。显而易见,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是损人不利己的行为。正如4月10日美国财政部前部长耶伦所言,特朗普政府的经济政策是最严重的自我伤害。
浙商固收团队表示,“对等关税”实施或致美元霸权衰落。实际上,“对等关税”政策将会以牺牲美元霸权为代价,而建立在美元霸权基础之上的每一次美元波动都对全球各国造成显著影响,这对于美国而言得不偿失,特朗普未必能接受别国绕开美元进行贸易。如果美元霸权加速坍塌,美国后续的财政负担可能进一步加重,其通过量化宽松向全球转移铸币税的方式将更加不可持续。
高盛在最新研究中将美国2025年四季度GDP增长预测从之前的2.5%下调至0.5%。美国对全球贸易伙伴加征关税拖累经济的显著影响会在今年年底和明年年初显现。同时,高盛也将未来12个月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的概率从35%提高至45%。
瑞士百达财富管理表示,特朗普政府迅速且激进地推行关税政策,正在撼动美元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这一激进的关税政策,与《海湖庄园协议》的内容一致。该协议提出,将关税作为重塑全球贸易和金融体系更广泛努力的关键一环。
瑞士百达财富管理认为,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层面,《海湖庄园协议》均存在谬误。其中最激进的部分将通过三个方面挑战美国金融的稳定性:破坏国债稳定性、削弱美联储的独立性、最终动摇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尽管该协议全面实施的可能性极低,但并不能排除其中部分条款进入政策讨论阶段,该政策仍将对美国债券市场及整体金融稳定构成重大风险。
中国经济韧性凸显
在“对等关税”出台后,与美国治理之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经济保持较强韧性。
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表示,尽管外部环境面临不确定性,但是我们的内部优势依然明显。一是经济韧性强劲:我国内需市场庞大,消费结构持续升级。即便贸易战带来外部压力,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依然稳固。二是政策持续发力:政府出台一系列稳增长、促改革政策,激发市场活力。三是创新活力充沛:国内在5G、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成果丰硕,高新技术产业增速远超传统产业,为经济发展打造新引擎。四是产业体系完备:我国拥有全球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在贸易战中能够快速调整供应链,降低外部冲击影响,维持生产稳定。
高盛的研究显示,美国对中国的进口依赖度高于中国对美国的进口依赖度。高盛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闪辉表示,因中美贸易结构差异——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制造业产品短期不可替代性强,而自美国进口的大宗商品替代弹性较高,关税对中国经济的拖累呈现边际效应递减特征。
中国资产价值稳健
管涛表示,4月以来,在美国金融市场波动加剧背景下,多个部门及时发布稳定资本市场的举措,以真金白金稳定市场预期,带动国内资产价格迅速企稳回升。预计在国内经济基本面、政策托底叠加估值等多重优势加持下,“中国资产重估”逻辑或将延续。
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表示,当前,沪深300指数和全部A股的静态市盈率处于低位。此外,放眼全球,当前沪深300指数的估值较MSCI新兴市场(剔除中国)指数有着12%的折价。较低的估值水平使得A股市场具有更高的韧性。
此外,中央汇金等机构的入市进一步稳定了市场。2024年以来,监管部门持续推动长线资金进入A股市场。《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于2025年1月发布。孟磊表示,保险公司、公募基金与社保基金在2025年有望分别为中国股票市场带来1万亿元、5900亿元与1200亿元的净流入。长线资金作为市场的“压舱石”,其管理风格稳健、投资期限长的特点能在一定程度上平抑股权风险溢价。
在行业板块方面广州期货配资公司,瑞银证券研究部总监徐宾表示,A股非金融板块的海外业务收入占比总体有限,2023年为13%。从行业层面来看,超过七成行业的出口收入仅占其总收入的不到15%,电子与家用电器的海外收入占其总营收的三分之一以上。此外,汽车、机械设备、基础化工与电力设备等行业的海外收入占比也超过了总营收的20%。美国征收“对等关税”或将对上述行业的海外需求造成一定负面影响。